陜建發〔2019〕1073號
各市人民政府,楊凌示范區管委會: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關于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精神,以及習近平總書記有關歷史文化保護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進一步加強全省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工作,按照《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和中央城市工作會議部署,保障按時完成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各項工作任務,現就進一步做好相關工作通知如下:
一、充分認識歷史文化保護工作的重要性
十九大報告指出,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歷史文化遺存,是延續歷史文脈,保護中華文化基因的一個重要載體。2018年10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廣州市荔灣區西關歷史文化街區永慶坊考察時強調,城市規劃和建設要高度重視歷史文化保護,不急功近利,不大拆大建。要突出地方特色,傳承地域文脈,注重人居環境改善,更多采用微改造這種“繡花”功夫,注重文明傳承、文化延續,讓城市留下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因此,促進歷史文化遺產的有效保護與永續利用,持續推進新型城鎮化具有深遠的意義。
二、切實加強全省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
我省歷史文化悠久,文物古跡豐富,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街區及歷史建筑眾多。目前,擁有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6座,省級歷史文化名城11座,中國歷史文化名鎮7座,中國歷史文化名村3座,中國傳統村落71個,省級傳統村落323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35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131處,納入國家大遺址“十三五”專項規劃的19處50個點,大遺址西安片區被納入國家重點支持的6個大遺址片區之一,F有國家考古遺址公園4處,立項8處。省級文化遺產公園25處,還有很多尚未發掘和公布。已公布的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傳統村落中有近200處歷史文化村鎮需要進行基礎設施改善和環境整治,保護工作任重而道遠。各市要以習近平總書記有關歷史文化保護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為指導,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提高政治站位,主動擔當,積極作為,按照中央城市工作會議和2019年建設工作會議有關要求,依法制定和實施其保護設施建設規劃,積極落實規劃要求和建設內容,切實保護城市歷史文化遺存,延續城市歷史文脈,保護中華文化基因,促進城市高質量發展。
三、盡快啟動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規劃編制
按照《住房城鄉建設部辦公廳關于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廣東考察時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加強歷史文化保護工作的通知》(建辦城〔2018〕56號)要求,2019年,西安市、咸陽市、延安市、榆林市、漢中市、韓城市、銅川印臺區陳爐鎮、渭南澄城堯頭鎮、榆林神木高家堡鎮、安康石泉熨斗鎮、安康旬陽蜀河鎮、商洛柞水鳳凰鎮、漢中寧強青木川鎮、韓城黨家村、米脂楊家溝村、三原柏社村等16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及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內的17個(名單詳見附件2)歷史文化街區,盡快啟動規劃期限為2035年的保護規劃編制工作,2019年底前完成編制工作,2020年上半年省住建廳會同省文物局將組織規劃評審,報省政府審批后報住建部及國家文物局備案后依法及時公布。
四、開展歷史城區劃定及歷史文化街區申報
西安市、咸陽市、延安市、榆林市、漢中市、韓城市6個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要在2019年底前完成歷史城區劃定工作,探索編制歷史城區復興規劃,加強歷史城區風貌整體管控,運用城市設計手段保護和延續歷史城區整體格局和特色風貌。同時,以上6市及其他各市要積極開展省級歷史文化街區劃定和申報工作,2019年7月底前完成申報工作,省住建廳將在年底前完成全省歷史文化街區劃定工作。
五、積極推進省級歷史文化名鎮名村申報
各地市進一步發掘本地歷史文化資源,積極推進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的申報工作,提升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體系,增加市級傳統村落和文化旅游名鎮名錄。著力提高我省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的品質,進一步打響陜西省歷史文化旅游品牌。2018年9月,省住建廳會同省文物局審查了各地申報的13個鎮、13個村和3個街區,其中13個鎮、11個村、3個街區符合條件(名單詳見附件3),請符合條件的鎮、村、街區完善相關資料,于4月5日前上報省住建廳,省住建廳會同省文物局將審查結果報送省政府審批通過后命名公布。
六、認真做好歷史建筑確定測繪建檔保護工作
2017年,省住建廳開展歷史建筑潛在對象普查工作,認為有583處建筑符合潛在對象條件,各市要認真對潛在對象建筑進行測繪、建檔,對符合條件的建筑上報市政府批準公布掛牌,確保在2019年底前完成確定工作。同時,各地市要進一步按照住建部《歷史文化街區劃定和歷史建筑確定工作方案》(建辦規函〔2016〕681號)要求,組織廣大群眾和委托大專院校等社會力量,繼續發掘具有一定保護價值和紀念意義的建筑,做好城市既有歷史建筑基本狀況調查,加強測繪、建檔、公布、掛牌保護工作。
七、持續加大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資金投入力度
各地市要加大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街區和歷史建筑保護資金投入,必要時設立專項資金,政府為引導、市場化運作、多渠道籌措,強化資金投入,鼓勵社會各界以多種投資方式參與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街區和歷史建筑保護,充分發揮歷史文化遺產價值。制定優惠政策和管理辦法,鼓勵產權人對自有歷史建筑進行修繕保護,確保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資金落到實處。
請各地市盡快明確牽頭部門,請牽頭部門確定一名聯系人,于3月26日前將名單及聯系方式上報省住建廳。
聯系人:
省住建廳:劉美辰 范文朝
聯系電話:029-63915803 63915799
郵 箱:cjc@shaanxijs.cov.cn
省文物局:楊宏軍
聯系電話:029-85360090
郵 箱:Wenwuchu1@126.com
附件:/uploads/file/20190325/20190325110017_78293.docx
/uploads/file/20190325/20190325110034_27770.docx
![]() |
![]() |
版權所有:商洛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地址:商洛市移動南路城建大廈
聯系電話:0914-2312495 傳真: 0914-2312495
郵編:726000 E-mail: slszfhcxjsj@163.com
備案許可證編號:陜ICP備16016691號 本站訪問人次:2821650 站點地圖